图片 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_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当前位置:主页 > 范文 > 导游词 > 西藏导游词 > >

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

来源::未知 | 作者: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 本文已影响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北部,距地区所在地昌都镇105公里。全县面积6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767万亩,草场面积505.4万亩,林地面积108万亩。总人口约4万人,辖2个镇,8个乡,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
    类乌齐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呈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空气、光照充足、年温差小、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为2163小时,年无霜期50天左右,年降水量大约为566.4毫米。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相结合。区域经济划分为西北高寒草甸草场、西南高山峡谷林牧区、东部高山峡谷农、牧、林区、北部干热河宽各半湿润农牧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主要饲养牦牛、犀牛、黄牛以及绵羊、马等、林木以松、柏、桑为主。现有电力、森林、机械建筑、采矿、药材加工等基础工业。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各种金银首饰、民族宗教用品、氆氇、地毯等。县政府所在地桑多镇周围森林茂密、邮电、通讯、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齐全。
    每年藏历6月15日在类乌齐县举行的“仲确节”,是藏东地区最大的宗教节日,有800年的历史。届时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在此朝拜寺庙、转山、进行物资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
类乌齐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也是经济高速发展所依托的主要优势。概括起来有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贵重药材和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和畜产品资源等。
林业资源:类乌齐县森林密布,大部分保持着原始生态,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经初步测定木材蓄积量为87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6%。野生树林有松树、柏树、桦树、野白杨等乔木类和杜鹃树、婆婆柳等各种灌木类。
    水利和水产资源: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支流密布。年平均泾流量为22、3亿立方米,潜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高原无鳞鱼在全县均有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锡、铅锌、铜、菱镁矿、水晶石、铅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石灰石、食盐等。可供规模开采的有煤、锡、铅锌、菱镁、食盐等。
    植物资源:主要有贵重药材,如:虫草、知(贝)母、人参果、红景天、大黄、黄连、秦艽、雪莲花、党参、一枝篙、颠茄、三棵针等产量较大,动物性药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等。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马鹿、獐子、石青羊、藏原羚、塔尔羊、棕熊、狼、猞猁、水獭、旱獭、狐狸、草狐、狸猫、猪獾、猴和秃鹫等。
    畜产品资源:类乌齐县牧业比重较大,畜产品产量可观,年产奶5900吨,酥油75万斤,各类皮张8、7万张,牛羊肉4213吨,还有毛绒类,可建畜产品加工厂。
    其它旅游景区点如下:

    名泉—伊日温泉

    位于距类乌齐县城75公里的伊日乡,海拔3850米,在昌都众多的温泉中伊日温泉的知名度很高。伊日温泉是由地壳地质运动所造成的,多种岩溶形成的自然温泉群,有众多的温泉眼分布在长约100公尺的狭长地段 ,现形成一定流量并加以利用的有五个温泉小群。温泉水温在30度 至50度之间。含有大量的十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生物。伊日温泉除具有一般温泉所具的效用外还可治疗多种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半身瘫痪、小儿缺钙症、皮肤病等方面有极为明显的疗效,故无论冬夏来这里淋浴、治疗的患者从未间断。
    加之,伊日温泉地处高山和森林的怀抱之中,自然 风光十分秀丽、四面环山、山脚绿草茵茵、野花点点、古树参天、是休闲疗养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每年大约有1500余人(次)到此休闲疗养,是一处有前景的旅游开发景点。

紧挨着伊日温泉的伊日峡谷,长约10公里、海拔3520米。是一处风景非常秀丽的原始峡谷。谷内植被茂盛、雄峰对峙、悬崖千丈、宽处不到百米、最窄处才几米。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高山形状各异、山石造型奇特、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空气新鲜、为此令来此游览的国内外游客赞叹不绝。

    名洞——崩勒溶洞

   位于类乌齐县桑多镇何日玛行政村下何日玛自然村后山“崩勒”神山山顶处,海拔4300公尺。
  “ 崩勒”溶洞亦因地壳地质运动造成岩溶地型而形成,因其位于“崩勒”神山顶部而得名。“崩勒”神山据宗教史料记载为无量寿佛之神山,神山之上留有佛的脚印和先人书写文字的痕迹。“崩勒”溶洞呈葫芦状向山顶延伸、洞口狭小、仅容一人通过,而后逐渐开阔,整个溶洞共分三层,洞深为67.5米、洞最宽处为360余平方米、洞的最高距离为16.8米,洞内有大量溶液景观、乳状溶岩石笋石竹随时可见、岩溶颜色斑斓、格外诱人。莲花生佛的修练洞、拴马石、能吹奏海螺声的巨大海螺石更增添了溶洞的神秘和魅力。溶洞对面山的一大片火烧林相传是“崩勒”神山与另一座山相斗留下的,或许这也就是“神山打仗、凡人遭殃”的例证吧!神山和神洞的完美组合,宗教神秘色彩和大自然的奇妙景观的融为一体,使的“崩勒”溶洞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吸引着本县以及八宿,昌都邻近的大量群众前来转山朝拜。
   “崩勒”溶洞距县城约18公里,大小车均通,从山脚的下何日玛自然村绕山道步行需约1个半小时,洞口与村庄相对高差为450米。

 

类乌齐的重大节日——仲确节

   仲确节是类乌齐县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在藏语中“仲”即供奉,“确”即修习,从字面上解释即“修行仪轨节”每年的藏历6月15日举行。人们传说,谁要能在仲确节期间拜佛许愿,做买卖就能如愿以偿。这一集,交易、踏青、转神山活动为一体的节日始于公元1326年,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公元1326年当类乌齐的“祖拉康”(查杰玛)大殿的外观内景全部竣工时,乌金贡布大师为庆祝这一佛门的盛事,酬谢被邀的尼泊尔、印度、内地等国内外的能工巧匠和教徒,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四方信徒闻迅赶来、朝拜巡礼,八方商贾云集在类乌齐。自此,逐年演变成为物资交流的集会日,其影响也逐渐地扩张到周边地区,成为藏东重要宗教仪式节日和物资交易的综合性节日。
    仲确节这天,又是祭祀甲日(后山)—“德秋颇章”(胜乐宫殿)神山的特殊日子。桑杰翁正式把类乌齐的甲日认定为佛所预言的“德秋颇章”大神山,并于马年对神山进行了开光仪式。公元1320年,为了修建祖拉康查杰玛大殿,类乌齐继续几天举行招财诵《多闻子》经的活动,从此每年藏历6月15日,成为祭祀 “德秋颇章”日,类乌齐泽即“大山”由该神山而名。祭山、转山和踏青活动也是仲确节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鸟语花香的藏历6月15日,那天,人们穿着盛装,带上青稞酒、食品、炊具等扶老携幼,纷至踏来转甲日神山,朝拜路边的各种圣迹。
    历史上,前来参加仲确节的除当地群众外, 还有昌都各县、拉萨、日喀则、墨脱县的门巴、扎人、波密以及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云南德庆等地的各族商家、信徒。
    现在的仲确节,以政府主办为主,民间自发为辅,除物资交流外,还举行赛马、拔河、抱沙袋、以及跳卓舞、羌姆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了一份现代气息。
          
    卡玛多塔林

   卡玛多塔林位于类乌齐县,座落在茶马古道北线(317)右侧,距县城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这一带很久以前就叫巴夏,“巴”是古代藏族姓氏的一种,“夏”即“东部”,是一个家族逐渐演化成为地名,巴夏即是。1987年,撤区并乡时巴夏改名为卡玛多乡

巴夏小寺原先本教改为佛教,因此当地至今流传着本教18代和佛教19代的历史传说。在藏历第10绕迥时期,六世红帽系噶玛巴——格旺曲吉旺久的亲教第子学识渊博的成就者,嘎玛恰美亲临巴夏曲亚玛,在加持该地时,眼前显现无量寿佛的坛城,就视其为无量寿佛的圣地。以后,逐渐兴修佛塔、寺庙。解放前,这里有130多座形态各异的大、小佛塔,“文革”中荡然无存,现已修复66座佛塔和一座小拉康。这群佛塔,因处在古道(黑昌线)上而格外引人瞩目,与塔林相匹配的是那里庞大的玛尼石堆(周长200多米,高约5米),它依旧横卧在拉康右侧的千年柏树丛中。这些在岁月的长河中日积月累形成的石刻经文雕像,虽然历史沧桑,现在仍然清晰可辩。如今,现代艺人们还在不停地刻着,永无休止地增加着的新的玛尼。布桑布是11世纪一位藏族巨商,在藏区无人不晓,相传是财神多闻天王的化身,他还给丁青来查木玛尼堆和囊谦吉甲玛玛尼堆,各供放了一个六字真言玛尼。据说,这三处的玛尼堆里上康区的最早,它大大提高了玛尼堆的地位和权威。据说,该玛尼石堆和青海吉甲玛玛尼石堆(最初在文成公主入藏途经囊谦县吉曲卫合莲花湖旁石刻六字真言形成的)形成的年代相同。据此可推断为1300多年的历史。
你若向塔林周围眺望,就会发现树林或草丛中有天然的文字形状。后山——尢青拉山上有藏文“訇”字母,是由若干柏树组合呈现的。在处雄郎那山岗上有若干柏树组成的“ ”字状,东北方白帮嘎达草场中间的地形形状如藏文“嘎”字等等。还有像沃日山岩的十八地狱图,观音菩萨指尖滴乳状的山岩和泉水及本尊马头明王的居点红岩山等等,像这样的景观以及相关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在葱郁翠柏中还有一座别致的小经堂,主供莲花大师像,左右各竖有几筒高大的转经筒。
卡玛多塔林有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苍松翠柏的自然景色。

 

    益吉神山导游词

    益吉神山位于类乌齐县甲桑卡学阿行政村与青海省囊谦县吉曲乡交界处,距类乌齐县城120公里左右,海拔为5700米,根据宗教的有关史料记载,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练传教,在此山中埋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教义,并在山岩上留下了佛教脚印和身影。为此,长期以来被群众供奉为神山,进行转山朝拜。益吉神山呈高山风景,山脚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山腰是草地,山顶由岩石组成,山势陡峭,气势宏伟。在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形成从山顶飞泻而下的高达约七八十米的瀑布,景色十分壮观,且经常可从瀑布中发现柏树籽之类的植物种籽,更增添了益吉神山的神秘色彩。在接近山顶处有一眼山泉,经群众饮用证明对胃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益吉神山在昌都、康区乃至整个西藏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来此山朝拜。

    长毛岭养鹿场导游词

    长毛岭养鹿场位于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长毛岭河流域,总面积约为637平方公里的长毛岭自然保护区内。距类乌齐县城52公里,海拔3960 米,是西藏自治区确定的马鹿自然保护区,也是西藏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养场地。它始建于1975年,后逐年扩大规模,现养鹿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共饲养马鹿近两百头,还有少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马鹿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形较大。雄鹿体重200——250公斤,雌鹿体重150公斤左右,上体呈黄色至深褐色,臀部及腿后部具有较大的白斑,雄鹿有角,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地区的森林上缘的灌丛草原地带,分布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之间。冬季由高处往下迁至避风的山谷及向阳的小坡地,夏季则常在高山的林域一带活动。春牧季节,喜在森林的边缘、空旷的林间空地摄食和栖息。马鹿的食物种类广,各种草类、灌木及林木的细枝嫩叶均可食,但各种枯草是马鹿冬季的主要食物。目前,我国境内共有马鹿3700只左右,其数量出现了减少的趋势,有必要对其加强保护。

长毛岭养鹿场建在宽阔的高山草地上,草场面积为8平方公里。这里山势开阔,水草丰美,植被丰富,十分适宜鹿科动物繁衍生殖。因此,马鹿、黄羊、獐等野生动物时常出现在这片广阔的草场上悠闲自在地寻食、嬉戏,整个山谷呈现一片蓬勃生机的景象。

 

    类乌齐寺导游词

    类乌齐寺位于类乌齐县以北,海拔3850米的类乌齐镇,距县城35公里,是类乌齐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寺庙,系达隆噶举派主持之一。由达隆噶举派高僧扎巴微色波于1276年创建,后又经历代法台扩建,形成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的著名寺庙。主要建筑有“萨玛扎仓”、“宁玛扎仓”、“达隆扎仓”、 “阳贡嘛樟”、“夏仲嘛樟”、“特大经堂”、“查杰玛大殿”。
    其中,查杰玛大殿是由达隆噶举派另一位高僧桑吉翁大师于1285年创建,据史书记载,他于公元1285年开始着手备料,塑造佛像,撰写经典,并测定地基开光破土修建。不久,桑吉翁大师圆寂,其侄乌金贡布继续修建,公元1326年三层佛殿基本完成,公元1328年金顶落成。至此,查杰玛大殿全部竣工。
    现类乌齐寺查杰玛大殿为主要建筑,它是长方形,建筑面积为3334、64平方米,高为48、15米,分为花殿、红殿、白殿三层,仅底层就有180要柱,整个建筑融藏以及尼泊尔建筑风格为一体,雄伟壮观,独具特色,殿内主供一尊铸造于建寺初期815斤的土旺伦布银质佛像。殿内还珍藏着许多文物,如:格萨尔王的九龙镀金马鞍具一套;格萨尔王三十六将中江蓬、朝通的两把宝刀以及副将新巴、大将德玛、囊俄的马鞍具,以及具有悠久历史和极高考古、观赏价值的佛像和唐卡。
    现类乌齐寺每年还要定期举行十四次大的宗教佛事活动,吟诵经典,祈神驱邪,发放布施。因此,类乌齐寺不仅具有气势辉宏的建筑,也具有光辉灿烂的宗教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它倍添魅力,更富有宗教、文物的考察与科研价值。


篮球滚球app|推荐对比预测软件*

更多关于“西藏导游词”的文章